公務員
事業單位
衛生系統
教師招聘
社區招聘
國有企業
其他招聘
202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行政執法類試卷第一次考查了文章寫作。本文摘錄真題中的部分題目進行解析,供考生參考學習。
一、給定材料
材料1.所謂GEP,是指生態產品價值的總和,它反映了森林、濕地和農田等生態系統產生的直接、間接或潛在的經濟效益。A市生態環境局趙局長介紹,“我們制定了一套GEP核算方法,對生態產品價值進行評估,并積極探索核算結果落地應用,助力我市加快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碧瀾鄉是A市一個山區鄉鎮,對村民來說,以前開農家樂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致富來源,但GEP核算告訴他們,還有另外的致富之路。碧瀾鄉的溪流不但擁有礦泉水般的水質,而且水流形態豐富,急流種類多樣,是天然的水域救援訓練場地。鄉里利用這一優勢,開發了水域救援培訓項目。碧瀾鄉黨委王書記說:“從原生態的水到致富的水,GEP核算起到了加速轉化的作用。GEP核算報告讓我們知道生態資源究竟好在哪兒,進而合理有序地轉化為經濟效益。”
對A市其他鄉鎮來說,這種發展思路都具有實際指導意義。云瀑鄉黨委李書記說,如果不是看到GEP核算報告,他實在不敢想,云瀑鄉的峽谷、瀑布、云海,放在整個A市都頗有競爭力。云瀑鄉已經和一家公司合作,在當地開發探險類項目和梯田觀光項目。該公司向云瀑鄉生態強村公司支付300萬元,購買項目所在區域的生態產品。
截至2021年底,A市所有鄉鎮均組建了生態強村公司,主攻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負責自然資源管理與開發、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等,成為公共生態產品的供給主體和市場化交易主體。金融市場也聞風而動,“GEP貸”等金融產品應運而生。在蕊溪岸邊,芳草鎮黨委馬書記介紹,鎮里新開發了“溪游記”旅游項目,將蕊溪流域豐富的生態資源串點成線,建成后有望成為拉動全鎮經濟的重要引擎。芳草鎮雖然成立了生態強村公司,公司卻沒有實體抵押物,想要貸款融資并不容易。2022年3月,以芳草鎮調節服務類和文化服務類兩類生態產品的使用經營權作為質押擔保,他們拿到了500萬元的“GEP貸”。這不僅解決了旅游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也激活了生態產品的金融屬性。
常年奔波在A市鄉村,某大學經濟學院黃教授深諳GEP核算的魅力。他表示,GEP核算報告就像人的體檢報告,各地可以根據報告來強優勢、補短板,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F在,一批電子儀器企業、醫藥公司等環境敏感型企業紛紛選擇在A市落戶。某醫藥公司董事長說:“生產高品質的醫藥容器對環境有著嚴格要求,A市具有無可比擬的一流生態環境,這是我們選擇這里的根本原因。”
位于A市景葉縣的“天工之城”——未來科技島也正在嘗試。景葉縣兩山轉化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我們把生態產品價值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合作企業的利潤分配,實現經濟創收。我們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生態綠谷’轉化為‘數字綠谷’。”
日前,A市“兩山銀行”與明渚鄉簽下首筆濕地碳匯收儲合約,以每噸58.83元的價格購入明渚鄉濕地一萬噸碳匯量。同時,“兩山銀行”又向該市農商銀行等9家單位分別出售碳匯量。這也是A市將GEP核算應用到碳匯市場的首次嘗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濕地碳匯交易就是利用濕地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過程,實現碳減排;再將所減排的碳量用于市場交易,實現碳中和。”趙局長表示,“既能鼓勵企業參與生態保護,也能激勵企業推行低碳生產。碳匯交易的獲益資金還可用于濕地綠化擴面、修復等工作,反哺濕地生態建設,進一步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材料2.“隨著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不斷推進,政府知識產權工作的著力點,已從知識產權制度的構建轉變為推動市場主體對知識產權制度的有效運用。”知識產權領域一位資深專家表示,“在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從建立到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這將是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新方向。”
三月江南,在L市各大中高端超市的水果貨架上,隨處可見“豐禾莊園”的精品草莓。這是一家集草莓育種、種植與銷售于一體的創新型企業。該企業吳經理介紹,企業贏得市場青睞的秘訣之一在于,L市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協助企業分析研判發展“痛點”,精準對接高端科研團隊,為產品的提檔升級注入了科技基因。
通過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對接,L市農業學院方教授團隊與“豐禾莊園”就草莓生產等方面展開合作,三方圍繞草莓育苗基質配制、有機肥研發利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等需求共同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L市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還協調企業引進高壟種植技術,孕育出千姿百態的“伊山山珍”。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為此,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為“伊山山珍”品牌商標注冊量身定制工作方案,確定注冊商標樣式,進行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布局、品牌圖文版權登記等。針對山珍品種繁多問題,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安排信息員指導相關企業將60余種產品分期分批開展商標注冊申請。“沒有自己的品牌,好山珍賣不出好價錢。今年我們取得了‘伊山山珍’的商標使用權,銷售信心倍增。”伊山村一位種植大戶說。“多年來,村里人專注于山珍的培育,卻忽略了知識產權的保護。時有冒牌貨流入市場,損害了本地山珍的信譽。”伊山農村聯合社鄭社長感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給我們做了商標法宣講,對商標持有人進行培訓,并指導我們制定了《“伊山山珍”商標標識使用管理辦法》?,F在我們得到商標的授權,消費者對我們的信任度高了,銷量自然上去了。
L市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還聯合多個部門合力推動“企業+地理標志商標+標準化+農戶”模式,成功打造了“伊山山珍”拳頭產品,許多產品備受顧客青睞和市場歡迎。
某學者近期發表了一篇題為《追尋長期價值》的文章。文章指出,這幾年,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更多“黑天鵝”,很多人可能會從應對危機中總結出一個道理:面對“未知的未知”,我們必須增加應對不確定性的韌性,增強適應持續變化的環境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不懼短期挫折,抵御短期誘惑,心懷信念,堅持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能夠產生長期價值的事上。該學者認為:于個人而言,這是一種清醒,要求人們建立理性的認知框架,不受繁雜噪聲的影響。于企業而言,這是一種格局,要求企業不斷進化、不斷創造價值。于政府而言,這是一種擔當,必須立足長期利益,致力長遠發展。于社會而言,這是一種熱忱,需要無數力量匯聚到支撐人類長期發展的領域,形成一個個生生不息、持續發展的正向循環。
二、作答要求
第一題:GEP反映了生態系統產生的直接、間接或潛在的經濟效益。請你根據“給定材料1”,談談A市是如何利用GEP核算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
要求:全面、準確、有條理,不超過200字。
第二題:請你深入思考“給定材料2”中這位學者文章的有關內容,參考給定材料,聯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給定材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字數1000~1200字。
三、題目解析及參考答案
第一題思路點撥:此題不是概括題,而是分析題,分析題與概括題的最大區別在于概括的內容都是已知確定的,分析需要在已知的基礎上推導出未知的東西。
參考答案:1.量化價值。制定核算方法,形成核算報告,明確生態優勢,對生態價值進行評估。2.供需對接。組成生態強村公司,成為生態產品供給主體和市場化交易主體,開展合作,形成良性循環。3.創新抵押。推出“GEP貸”,以生態產品的使用經營權為質押擔保,解決資金需求,促進貸款融資。4.促進交易。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嘗試碳匯交易,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第二題思路點撥:議論文是剖析事理,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某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具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練、論證合理、邏輯嚴密的特點。
參考答案:
追求長期價值
現代化學說中,有一個著名的“亨廷頓悖論”:現代性孕育著穩定,而現代化過程卻滋生著動蕩。我國在推進現代化的過程中,兩極分化等矛盾凸顯,國際社會也不太平,地區沖突、貿易保護、陣營對立輪番上演。面對“黑天鵝”和“灰犀牛”的諸多問題,抱怨沒有用,尋求辦法才是關鍵,應當堅持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追求長期價值中來。
追求長期價值,應當保持清醒頭腦,心懷信念,提高個人認知能力。長期價值是跨越時間維度,不拘泥于當下得失,注重長久獲得。事物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螺旋式上升的,遇到問題不可怕,用信心突破階段的藩籬,就能實現更好的自己。比如在學習新知識時要越不會越學,心懷信心,冷靜清晰地認識學習階段,用知識升華自己的思想,進而產生長期價值。
追求長期價值,應當樹立全局的視野,抵御誘惑,彰顯企業的創新能力。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企業價值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取得了驕人成績。但也要看到,產能過剩、品牌缺失、創新不足,成為企業發展的阻礙。面對問題,企業能一味地注重規模經濟、抄襲他人、掙快錢嗎?這顯然不符合當下的發展理念。今天的中國是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滿足和創新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如果企業還是走低質老路,那必然是一條死路。在企業可持續的長期價值中,要抵御快錢誘惑,與全局同頻共振,打造創新產品,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追求長期價值,需要立足長期利益、致力長遠發展,堅守政府擔當。相對于個人和企業,政府掌握更多的行政權力,就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如果各級政府只打自己的小算盤,只局限于眼前利益,一味追求GDP數字短期的變化,必然是竭澤而漁。如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時缺乏長遠眼光,引進一些已經被淘汰的環境污染企業,雖然短期內提高了當地收益,卻是以損害百姓身體健康、破壞當地環境為代價的。與此相反,某省份率先建立起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體系、“環保一票否決制”開先河,頂住壓力,最終成為環境保護推動經濟發展的變革性力量。因此,政府更應該守住追求長期價值的責任擔當。
面對全球更加復雜的變化和更多的不確定性,急于求成、急功近利顯然是下下之策,保持清醒、建立格局、具備擔當、維系熱忱,堅持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能夠產生長期價值的事上,才能應對“未知的未知”,立于不敗之地。當每個人都學會適應持續變化的能力,都具備應對不確定性的韌性,樹立了追求長期價值的信念時,不懼怕短期挫折、抵御住短期誘惑就變成了一種理所應當,這樣追求長期價值才具備了可操作的社會環境,才能夠持久。